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国漫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国漫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2

首先声明,文章内含大量剧透!如果还没有观影的朋友推荐先去电影院观看后再来看该文章。

“梦到长安三万里,海风吹断碛西头。”

《长安三万里》是追光的“十年之作”。但有许多令人失望的地方,比如官方的主创号宣传的是符合史实,还原历史,然而电影细节依旧和真实历史依旧存在差别。以诗词为卖点的《长安三万里》,竟然让李白在船上吟唱《扶风豪士歌》(该作品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后到一位自称扶风豪士的家中做客时为其所做)。而且许多地方也存在着与正史不符的地方。总之如果抱着看历史、看李白的期待去观影,一定会大失所望,如果电影在对历史、对诗词方面的宣传不那么大张旗鼓,其实许多槽点也不会被挖出来。

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国漫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4

不过,在影院观看这部影片时,令我涕泗横流的不是李白,不是他唱“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的场景,既不是饮中八仙的盛景再现,也不是将进酒的一夜飞度天上人间,恣意飘渺傲游成仙。真正让我落泪的是高适,一个看似是作为叙述者去刻画李白一生的配角,却演出了自己人生的主角。

一.李白和高适谁是主角?

其实,大多数人都被预告片欺骗了。在上映前的预告片中,李白的镜头居多,给人一种李白就是主角这样先入为主的感觉,而真正看完这部影片后,以我肤浅的文学视角去思考,我更认为高适是《长安三万里》的主角,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相信大家一定看过《放牛班的春天》,《长安三万里》的叙述风格很像前者,但是区别在于,《放牛班的春天》全片叙事一直围绕的是马丁老师,而《长安三万里》这是围绕高适的一生来展开,从与李白的相知相识,到后来的情同手足。如果说是以李白来展开,这会显得有些生硬突兀。

2. 从人物分类上来说,李白从人生的开始到人生的结尾,一直都是保持着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性格,所以对于单一性格的他是一个扁平人物,而高适在人生的成长中,思想、行为发生了许多变化,从一个青涩,对前途抱有远大理想的青年形象到经历安史之乱后、人生坎坷、仕途沉浮后的风烛残年,沉稳谋段的老年形象,可以看出,高适是一个圆形人物,所以如果真正严谨来说,高适更像主角。

3. 从象征上来看,我还记得高适说过一句话:“你是仙人,终究回到天上去,我是凡人,依旧游荡在这凡俗世间。”可以看出李白代表的是神,而高适是人,电影文学终究展现的是

如我们一般人的喜怒哀乐,所以高适更贴近我们普通人,于是感同身受也不会有意外。

4.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电影的叙事手法是按照两线并行,一条是高适回忆与李白相见的过往,让观众看见了盛唐的魅力。第二条线虽然篇幅非常短,但是吐蕃压进,城内叛徒叛变,加上高适老态龙钟、病殃殃,也勾起了观众的一丝紧迫感,所以吊起观众胃口的一直是高适。

所以,我认为比起李白,高适更像是这部影片的主角。

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国漫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6

二.第一次落泪

电影中的高适在丧父守孝三年后,骑行长安,从广东到陕西,一杆长枪和一个孤单的背影划过这两千多公里的距离。后来,他遇到了一生的挚友—李白。比起放荡不羁,一剑长歌,一剑天涯的李白,高适显得如此内敛,如此青涩。两人形影不离,高适教李白枪法,李白教高适相扑。在黄鹤楼,李白仕途和诗才受挫,两人分别,李白行船扬州,而高适北上进京,他想靠着京城权贵的举荐平步青云,实现自己的抱负,却屡屡碰壁。失意的高适南下扬州,这一次,他见到了李白,此时的李白沉浸江南水乡之美,与文人墨客风花雪月。高适却反感这样的生活,他第一次没有口吃地指责李白。

让我第一次落泪的是,当裴十二将社会的现实告诉高适后,高适的选择不是留下,一起巡酒作诗,而是回到商丘,用功读书。

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国漫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8

摘自腾讯新闻

从青年的高适身上,我看到了包括自己当今大部分青年的影子,老实青涩,口吃结巴,不善于与他人交流,自嘲社恐,是不敢迈出第一步的孤独之人。心中怀有大理想,在学校立志成为国家栋梁,然而当走向社会后,发现世界并非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认清现实后,有的人沉溺温柔乡,抱怨天不公。也有人稳定精神内核,重新出发。

本人曾经看过高山,也落入谷底,身陷泥泞,妄想追逐繁星。在高适身上我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一个前途坎坷之人,一个身怀大志之人,身边全是优秀之人,唯有自己平庸。高适回乡从头开始的举动坚定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的选择像是一种现实的诠释:不必怪路平不平,先看草履行不行。那一刻,如同结束口吃,高适打破了自己的屏障,跳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在家乡自我沉淀。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高适做到了许多人从未做的。

三.第二次落泪

高适在两年后与李白再次相见,李白被迫要入赘到富贵人家。高适坚持李白不应入赘,两人闹翻。后来李白经过了公主的举荐,成为了翰林院学士,诗歌家喻户晓,名满天下。而高适还是一事无成,继续坚持着自己的在沙场报国的理想。很快李白的人生又跌入了谷底,在朝堂之上被挤兑,对他打击不可谓不大,而李白自称看破了红尘,决定遁入道门,从此修仙悟道不问世事。于是来到了影片的第二个高朝:将进酒。

影片展现了徜徉天地,天马行空的场面,李白的想象让我明白什么是仙人。酒过三巡,东方渐白。高适醒酒离去,李白起身挽留。接下来的高适,第二次令我流泪。

高适噙着泪 ,向李白说出自己的理想,自己比不上先人功绩,但希望自己能参军,用微薄之力报效祖国。从中年的高适看见了我的父亲,和我父亲一样的人。父亲高考失利,选择参军,他喜好文学,受到爷爷影响,写得一手好字,著得好文章,参军时受到部队熏陶,怀着报效祖国的赤诚之心,考进军校,经常去听许多来自不同高校的教授的公开讲座。98年参加抗洪抢险,退伍后依旧对工作尽心尽力,人到中年,却不坠青云之志,晚上11点的办公楼依旧能见到他的身影,疫情期间,他积极投身志愿者工作。他总是教育我人要对得起自己手上拿着的饭碗,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理想。我总说他目光狭隘,但他一直以来如高适般的坚持令我动容,令我敬佩。

据说,南开大学在邮寄录取通知书时,会赠送两颗莲子,将其中一颗放在家乡,一颗带在身上,前者代表初心,后者代表理想。初心,人之起点,理想,随行人生。高适有高适的理想,李白有李白的理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想,有理想不难,难的是当人到中年,停下脚步,回望人生,是否还在坚持自己的初心,自己的理想,是无奈于现实的残酷,还是在现实的残酷中一蓑烟雨任平生,吾心安处是我乡。

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国漫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10

四.第三次落泪

两条叙事线开始连接。安史之乱爆发,对高适来说是福也是祸,福在拥有了武将的舞台,祸在高适在哥舒翰的掩护下进入长安,找寻皇帝,却只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战火连天,生灵涂炭。投奔肃宗的高适终于在暮年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了赫赫威名的三镇节度使。好友李白在不了解天下形势的状况下投奔叛军,高适也终于明白自己的好友是一个外道内儒之人,是一个初心未改,天真烂漫的文人志士。后来,高适大败永王,生擒李白,老友相见,一个盖世侯,一个却是阶下囚,两人的交谈化作李白的大梦初醒和高适的默默无言。梦回边疆,高适要如何处理吐蕃大军压境,这似乎是一个死局。但故事开始反转,高适突然甩掉脖子上的伪装,抄小道直捣黄龙。最后坦然离去,深藏功与名。

当程公公揭露了李白免死的真相:高适暗中力保李白。眼泪再次抑制不住的流出,莫笑作者情感丰富,只是那一刻感动于两人的友谊之深。乱世之中、朝堂之上、谋逆之罪、过命的交情,高适用了最稳妥的办法,既忠于国家,又拯救老友,只需自己背负骂名。暮年的沉稳和大智慧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高适,而当听到李白的消息十分激动的他也让我为他们在电影中所展现的一生的友情动容。高适与李白的友谊,不是盛唐的繁华,如灿烂流星转瞬即逝,而是历经过衰落,有着岁月的见证。

人生难得遇见一辈子的好友,正如电影中的高适自嘲道:“当年30岁时写‘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怪我太年轻,什么都不懂。”人一辈子,能遇见懂自己的人,是莫大的幸福,纵然两人性格可能有些差异,甚至大相径庭,目标一致,懂得对方,便是一辈子的兄弟。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相扑的情节,从高适因为不懂相扑之道而被李白摔倒。到运用相扑之道瞒天过海,可以说高适有李白这个兄弟,正是以他为标杆不断进步。;李白有高适这个兄弟,于困苦中两肋插刀,于危难中上刀山下火海。可以说,电影中的高适,有情有义,虽然内敛,但对兄弟绝不含糊。(这里不讨论历史上李白与高适的亲密程度,仅从电影叙事角度出发)

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国漫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12

摘自搜狐

五.高适:另一种中国式浪漫

《长安三万里》展现了中国人独有的叙事特色,但更体现了中国式浪漫。盛唐歌舞升平,一片繁华,文人墨客诗歌信手拈来,包括李白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用如此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刺激着华夏人的DNA。如果说李白代表了中国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洒脱浪漫,放浪形骸,那么高适代表的也是中国人。他代表的是几千年来普普通通的中国人的形象。内敛,不爱张扬,谦虚谨慎,不忘家族荣光,背负民族使命,建功立业。他有着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蕴含了中国人儒家文化的浪漫,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态度,在我眼里,这是另一种中国式浪漫,于平凡中闪耀光芒,于卑微中肩负重担,这是老实的中国人,也是善良的中国人,更是带有浪漫气质的中国人。

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国漫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14

摘自百度百科

除了电影细节部分不符合史实,《长安三万里》最大的败笔,在于人物的塑造。主创团队的初衷应该是希望从高适的视角将李白塑造成主角。然而他们却将高适塑造格外成功,导致了李白的光芒被掩盖,让很多人犯迷糊:到底是李白的一生还是高适的一生?不过抛开这些,电影中展现的盛唐气象,诗歌盛宴也引起了人们潜意识的共鸣。高适最后一句“诗在,书在,长安就在。”升华了电影的内涵,的确,无论是李白,高适,杜甫,亦或是王维,他们都是盛唐的文化象征,是中国的文化象征,我想,即使电影中的李白未达到人们心目中“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形象,但只要诗在,文化在,人们心中就有那完美的李白。不做过多夸赞盛唐,而采用这样的叙事方式,我想,这正体现中国人的对长安三万里的盛唐,对华夏5000年历史的文化自信。

看长安三万里很多人都哭了(国漫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1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xy_seo@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9日 下午5:53
下一篇 2023年7月19日 下午5:56

相关推荐